第4天: 2009/06/11-雪梨歌劇院入內參觀-皇家植物園-魚市場-聖瑪麗大教堂 (St. Mary's Cathedral)
雪梨歌劇院入內參觀:
幾乎每一個去雪梨的旅行團都會安排這個行程---雪梨歌劇院入內參觀。
這座偉大的歌劇院,遠看像風帆在雪梨港揚帆似的,也像好幾個潔白的貝殼散落在港邊。無論怎麼看它,都美得讓人偋息!
也難怪每年吸引全世界這麼多觀光客造訪雪梨。
但如果來了卻沒入內參觀,豈不像入寶山空手回?
入內後館內的解說員這麼介紹著:
當初為興建這座歌劇院於1955年舉行國際建築設計競賽從233個方案中選定丹麥建築師J.烏特松的設計。原先烏特松計劃以澳幣700萬,花費4年時間即可建成,但沒想到自1959年動工後,過了4年,預算也追加至1400萬澳幣,卻只建好地基…讓澳洲政府與他打起官司,直到1966年烏特松辭職回丹麥,歌劇院由澳洲當地建築師接手,一共花了14年、耗資1億多澳幣,在1973年10月落成揭幕,是由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剪綵。至於烏特松,則再也沒有踏進過澳洲!烏特松在丹麥病逝,享年九十歲,但直到他死前,都從未踏進這棟由他設計的經典建築中。
想來雪梨也只為了一睹這歌劇院罷了,其他什麼袋鼠、無尾熊對我的吸引力反而不大。它不但成為雪梨地標,還在二○○七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烏特松也於二○○三年榮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里茨克獎,以表揚他設計外形獨特的雪梨歌劇院,評審委員會更形容雪梨歌劇院是二十世紀最經典的代表性建築物之一。
雪梨歌劇院內的廁所一點也不馬忽~水波狀的洗手臺:廁所內大又舒適 , 重點是很乾淨。
皇家植物園:
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建立於1816年,是澳洲最古老的植物園。在1788年原是農場,由當年的流放罪犯開墾,後改成皇家植物園,而總督的官邸(總督府)亦在園內。皇家植物園有雪梨綠色心臟地帶之稱,佔地30公頃,種植約4000多種植物,依不同主題分為藥草園、玫瑰園等,是最受雪梨市民喜愛的野餐和散步地點。
魚市場:Sydney Fish Market , 這裡的環境很乾淨 , 魚腥味不重 ~
據說是南半球最大、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魚市場。我們中午就在這裡的二樓享用港式飲茶!
外邊有很多海鷗 ,我想外面用餐別有另一番新滋味~同時應該也要提防著海鷗偷食吧!!!
聖瑪麗大教堂:
教堂是砂岩建成的哥德式建築,錐形塔樓構成門前的外觀,很歐風的建築!!
入內後可以很濃厚的感受到那股莊嚴與寧靜的氣息!!
教堂內部華麗的花窗玻璃與圖像
留言列表